您所在位置:首页  >  典型案例  >  失信典型
“老赖”拖欠工资 躲了初一没躲过十五
专栏失信典型
来源:信用文水  |  发布时间: 2022-10-07

为了春节赶回家过年,被限制高消费的“老赖”李某买不了机票、高铁票,只好选择自驾1000多公里,从内蒙古赶回安徽合肥。哪知,元宵节那天,李某刚到达合肥入住酒店休息,便被合肥市肥东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抓个正着。

  春节前,在内蒙古干工程的李某在网上购买返乡的飞机票,点击“提交订单”时,屏幕弹出“法院禁止高消费”的字样来,再试试高铁票,出现同样的情况。李某才明白自己已被法院拉入了执行黑名单,成了一名“老赖”。

  事情要从2016年说起,当时安徽旷世设计公司承包了位于肥东县境内的丰盛爱心老年公寓,并将这项工程的水、消防、电、管道等工作分包给了赵明等9名工人,但直到工程完成95%,工程款却一直未按合同约定支付给工人。

  后来,赵明等9人到肥东法院起诉,法院于2018年4月16日作出一审判决,判决安徽旷世设计公司给付原告赵明等人工程款190多万元及逾期付款利息。“李某作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,我们多次打电话给李某,他每次都说会尽快还,但每次都不了了之,缺乏诚信。”承办该案的执行法官唐礼金说,法院因此将李某纳入失信和限高名单。

  想回家过年,而又无法乘坐飞机和高铁的李某只得选择自驾回乡。从内蒙古到合肥,1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,多番辗转,李某才赶回合肥。

  2月19日下午2点,入住合肥滨湖某酒店的李某,面对从天而降的肥东法院执行人员,一时间目瞪口呆。

  当日下午1点10分获悉李某下落,肥东法院执行法官唐礼金等人丢下碗筷,驱车近1个小时到达目的地,马上至酒店前台核实李某的身份及入住信息。因是午休时间,为避免打扰其他住客,执行干警扮作服务人员去敲门,毫无防备的李某打开了房门,执行干警立刻推门进入房间,向其亮明身份,并宣读执行文书及拘传决定书。被拘传回法院,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,历经2个多小时的调解,最终迫于法律的威慑,李某承诺在15天内筹足欠款支付欠薪,申请人表示认可,双方在法院达成和解。“无论执行标的的大小、无论老赖藏身何处,只要能找到,我们绝不停步!”负责此次执行行动的唐礼金介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