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位置:首页  >  典型案例  >  守信典型
“诚信宜兴”建设激励守信,让信用有形又有价
专栏守信典型
来源:信用文水  |  发布时间: 2022-10-07

上周,宜兴新驰泰服饰有限公司从宁波银行申请到了一笔30万元的贷款,与以往不同的是,企业这次没有做任何抵押,而是依靠自己的好信用换来了银行的资金支持。“税银贷”,这是宜兴社会信用体系下的财税信用平台衍生出的最新产品。自今年10月推出后,已有66家企业提交申请,44家企业通过审核,银行放贷额度达到1438万元,有效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。

  除了财税信用平台外,目前,宜兴的社会信用体系内已包括建筑、物业等11个市级信用服务子平台及14个镇级区域信用平台。截至目前,该体系已为宜兴5.2万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信用档案,归集信用数据近77万条。

  针对“搬霸”“黑保安”等问题,去年,房管部门对宜兴107家物业、140名物业经理、163个物业项目实施信用监管,设置信用打分指标,最终得分将影响小区项目维修资金的申领。基于信用体系下的公共信息服务大平台,建筑、住房、招投标等部门纷纷开展“自选动作”,搭建了各具特色的信用服务“子平台”。

  眼下,宜兴的信用体系建设已从企业拓展到了政务、社会、司法等领域。据宜兴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社会诚信建设方面将从医生、教师、会计等重点职业人群入手,在职业资格与技术职称评定、创业扶持等方面引入信用信息的应用。此外,建立自然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,依托市民卡、社保卡等,建立自然人信用积分制度,并在公共服务、社会综治等领域推广应用。目前,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制定中,将于明年正式启动建设。